回避争论,才是最大的胜利。
点击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一凡朗读音频。
人的形态是什么?
一条网友评论在网上获得了高赞:
“人在不同尺度、不同人群、不同空间、不同时间等不同维度下,确定目标坐标,权衡利弊,配置资源的优先次序,就是人的格局。
人类的模式是:站得多高,看得多远。
这个世界永远不会给人以局限,限制人的是自己。
有朝一日,你会发现自己的缺点,但没有这样的缺点,你会更加骄傲。
拥有模式和没有模式的人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。

01。
实事求是。
一人在万里高空飞行,就没有看到自己的家门。
为了回家,必须有飞机降落,换乘交通工具。
拥有伟大的志工固然很好,但首先要脚踏实地,做好眼前的事情。
你是否有一种格局,看你对无法改变的人和事的态度。
路旁的石子绊倒了一位路人,那么路人的当务之急是搬走石子,还是自愿把整条路修好?
一定要先把石头搬走。
决心去修好一条路当然是好的,但是首先要把精力放在有成效的事情上。
实用主义,就是把眼光放在眼前的事上,把心放在眼前的事上,接受现实。
拥有远大的理想是好的,假如只有高远的理想而没有务实的目标,再远大的理想也不过是一种借口罢了;
做个务实的人很好,如果只有务实而没有高远的理想,务实只会成为你懒惰的借口。
有的模式,不等于好高骛远。
要有格局,就是要活在当下,接受现实,以务实的态度把一切都做好。
02。
原谅。
在苏轼的留侯论中,有这样一段:
「古时的所谓豪杰之士,必有过人之处。人皆有忍耐之心,匹夫见辱,拔刀而起,挺身而出,此不足为勇。
世界上有伟大的勇士,卒然临到而不惊,无故加之而不怒。这是个大劫匪,而且他的志向又很远.”
苏轼讲的是“张良拾鞋”的故事。
张良在桥上遇见一位粗鲁的老人。
老者一再把鞋子扔到桥下,张良不厌其烦地帮他捡起来。
正因张良心怀宽恕,能够宽容,这位老人便将一生绝学传授给张良,成就了他不凡的人生。
在孔子看来,“恕”是应该终生遵守的道德规范。
宽容是人的一种大格局,拥有一种善于看清问题本质的眼光,才能宽容别人的缺点。

03。
自我约束
自律是什么?
自我约束,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,通过自我要求,变被动为主动,自觉遵守法律,用法律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。
真正的自律,不只是坚持做一件事,它还包括控制情绪,不因外界的力量而影响自己的行为。
一个叫爱地巴的人,每次和别人发生争执,他都迅速地跑回家,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圈。
于是他就坐在地上想:这么小的房子,这么少的土地,还有什么资格和别人争吵?所以,他的怒气消失了,开始努力工作。
多年以后,爱地巴的房子越来越大,土地也越来越多。
即便是年老的他,每次和别人发生争执之后,都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。
孙子问道:“你怎么一发怒就围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?”
爱地巴笑了,说:“我现在还会生气,可是生气的时候围着房子跑了三圈,就觉得我的房子这么大,地那么多,我为什么还要去管它呢?”
自律性,是一种自控能力。
能够从内心维护自己的秩序,不要找借口。
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,不要受坏情绪的影响,不要做过分的事,要有坚定的决心,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。
04。
尊敬。
尊敬是一种换位思考的能力,是一种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。
有时候,我们喜欢和人争论,发表自己的观点,试图证明别人错了,自己对了。
但这意味着什么呢?
Franklin经常说:“如果你一味地去争强,去争辩,即使你占上风,这样的胜利也是得不偿失的,因为你永远都得不到对方的认可。”
不要和别人争论,而是冷静地思考,并考虑对方的出发点是什么。
也许是出于情感原因,也许是因为认知水平,也许是因为一时的愤怒。
要是想明白了就会发现:与其争论,不如以尊重的态度,去赢得对方的尊重。回避争论,才是最大的胜利。
尊重他人,不仅仅是一种形式,也不仅仅是一种修养,更是一种修养。
让世界多样化,善待他人的好恶。
05。
包容。
哈里斯是一位美国专栏作家。
某天,他和朋友在报摊买报纸。朋友很有礼貌地与小贩交谈,而对方总是冷冷的,一言不发。
Harris有点自以为是地说:“这家伙的态度很糟糕。
他的朋友说:“他一直如此。
Harris问道:“那你怎么还对他这么客气?”
一个朋友的回答,令人终生难忘:“为什么我要让他来决定我的行为?”
修身养性,不为他人,只为自己。
真内涵,来自大格局,来自强大的内心,来自足够的自信。
点到为止,不要让情绪的阴霾,遮住自己的阳光,才是最好的格局。
多读读好文章。
请点击下面的图片。
扫描二维码,关注我们。
三秒钟加星,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洞见君了!
如果您喜欢,请为我点个在哦。
发布者:实习帮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zthyue.com/archives/4318